<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关于《泰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财政奖补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的解读材料
        发布日期:2020-04-16 16:29 浏览次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一、政策出台的背景。2019年,省政府制定并印发了我省《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财政奖补机制实施方案》(鲁政办字〔2019〕44号,以下简称省文件),为贯彻落实好省文件要求,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激励约束作用,强化各县(市、区)政府及功能区管委会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市财政局会同市生态环境局研究起草了我市《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财政奖补机制实施方案》。在多次商讨,并征求市发改委、能源局、统计局等部门意见的基础上,2020年4月7日,经第38次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后,以市政府办公室文件印发实施。

        二、政策出台的目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财政奖补机制,既是落实省政府相关政策的具体行动,也是推动我市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的有效举措。主要目的是强化各级政府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发挥财政激励约束作用,进一步提高各级各部门对抓好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绿色发展。

        三、政策文件的主要内容。《实施方案》共包括4项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具体财政奖补机制。

        (一)设立主要污染物排放调节资金收缴机制。制定《泰安市主要污染物排放调节资金收缴暂行办法》,根据各县(市、区)及功能区上年度排放的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4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 (以下简称“4项主要污染物”),按照600元/吨 (其中,氨氮按照600元/百公斤计算)收取调节资金,收缴实施对象为各县(市、区)政府及功能区管委会。每年收缴一次,通过一般公共预算年终体制结算。

        (二)建立节能减排奖惩机制。制定《泰安市节能减排奖惩暂行办法》,一是建立主要污染物减排奖惩机制。对完成年度减排任务的县(市、区)及功能区,按收取该县(市、区)及功能区调节资金总额的60%返还;对超额完成减排任务的县(市、区)及功能区,每超额完成1个百分点,返还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以此类推,返还总额以收取该县(市、区)及功能区的主要污染物排放调节资金总额为限;对未完成4项主要污染物年度减排任务的县(市、区)及功能区,有1项未完成的,返还比例降低5个百分点,以此类推,返还比例最低为40%。二是建立与排污强度(单位GDP4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排名挂钩奖励机制。在我市获得省级排污强度奖励资金的情况下,市对全面完成年度减排任务且单位 GDP4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较低的4个县(市、区)及功能区进行奖励,按照4:3:2:1比例分配。三是建立节能奖惩机制。在我市获得省级节能奖励的情况下,对考核结果为超额完成等级的县(市、区)及功能区进行奖励,对考核结果为超额完成等级且单位GDP能耗降幅超过全市平均降幅的县(市、区)及功能区,相应增加奖励资金数额。对未完成等级的县(市、区)及功能区相应扣减资金,对考核结果为未完成等级且单位GDP能耗不降反升的县(市、区)及功能区,相应增加扣减资金数额。

        (三)继续实施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机制。结合原办法,制定《泰安市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按照“谁保护、谁受益;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以各县(市、区)及功能区的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平均浓度及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的季度同比变化情况为考核指标,建立考核奖惩和生态补偿机制。对空气质量改善的给予补偿资金,对空气质量恶化的缴纳赔偿资金。按季度计算,按年度结算。

        (四)地表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机制。制定《泰安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按照“改善者受益,恶化者赔偿”的原则,对我市辖区内所有国控、省控、市控考核断面进行考核。根据各县(市、区)考核断面水质达标情况、水质同比变化情况、水质类别提升情况,开展地表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达标的,市里给予补偿资金;未达标的,县(市、区)缴纳赔偿资金实行月度考核、年度结算。

        四、政策文件的工作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将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财政奖补机制摆在突出位置,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密切配合、全力推进,确保生态文明建设财政奖补机制落实到位。各县市区、功能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主体,要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查找自身短板和问题根源,找出解决办法,逐一制定整改方案,切实削减污染物排放量、降低能耗,实现高质量、高效益、低污染绿色发展。


        相关文件:泰政办字〔2020〕24号泰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财政奖补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


        【图解】关于《泰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财政奖补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的解读材料

        来源:网站管理
        关闭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