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出台背景
为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国家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根据《山东省打好饮用水水源水质保护攻坚战作战方案(2018—2020年)》任务要求,制定《泰安市打好饮用水水源水质保护攻坚战作战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二、《方案》主要内容
《方案》共分为三部分,围绕解决我市饮用水水源突出问题,立足我市实际,提出了在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防治,防范水环境风险三方面工作重点。
(一)在持续加强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方面,要根据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及时、科学划定水源保护区。在水源保护区界线顶点、重要拐点、陆域水域交界处等位置设立保护区界碑、界桩;在人群活动密集的路口、取水口、道路等位置设置保护区宣传牌;在水源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内的主干道、高速公路等交通路线旁的道路进入点和驶出点,设置道路警示牌。对一级保护区周边人类活动较为频繁的水源地,设置物理隔离防护设施,条件允许的完全隔离;对水源保护区内有高速公路等道路交通穿越的水源地,采取建设防撞护栏、集中排水设施等措施;对水源保护区内存在输油管道穿越的水源地,采取防泄漏措施。
(二)在深化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防治方面,要深化工业污染防治,严格执行南四湖东平湖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按期完成钢铁、火电、地热型供暖等行业含氟化物废水的深度治理,确保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强化城镇生活污染防治和加强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农村新型社区基本实现污水收集处理。
(三)在有效防范水环境风险方面,各县(市、区)督促相关风险源每年进行一次风险隐患自查和风险源全面排查,完善风险隐患档案。科学制定水质监测计划,明确监测点位、监测指标及频次。定期监(检)测、评估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状况,每季度向社会公开。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建设应急工程、防护工程和水源地取水口应急工程,构建“三级”应急防控体系;做好南水北调沿线应急物资(装备)储备库及应急防护工程建设,以及主要入湖河流拦污坝等应急缓冲设施建设。
相关文件:泰政办字〔2019〕33号 泰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泰安市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作战方案》等4个工作方案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