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宽敞明亮的病房内,妈妈轻柔地抚摸着宝宝的身体,满脸洋溢着幸福;温暖的阳光下,宝宝依偎在妈妈怀中,甜甜地睡着了……这温馨的一幕,出现在泰安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家化病房。
由于新生儿免疫力低,为有效避免交叉感染,新生儿监护室一般不允许家属陪护和探视。这样一来,“宝爸宝妈”不得不与宝宝分离。为消除“宝爸宝妈”的担心和焦虑,缓解“宝爸宝妈”的思念之情,增强“宝爸宝妈”的照护本领,泰安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推出了家化病房,开创了“家庭陪伴式”病房新模式。
心声:“在家化病房陪伴宝宝,很安心”
“不要紧张,手臂放松,像这样抱紧宝宝就可以了。”在泰安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家化病房,护士安然然正在指导王女士练习“袋鼠式护理”。抱着自己的“小公主”,王女士脸上挂满了幸福和喜悦。
一个多月前,王女士的女儿在泰安市中心医院出生,由于早产,小宝宝的体重只有1.2公斤,属于“极低出生体重儿”,且各脏器发育不完善,需要到新生儿监护室接受系统的护理和治疗。
精准研判病情,科学实施心电监护,积极给予呼吸支持治疗;严格进行皮肤、体温、呼吸道、消化道等系统的个体化管理,全面呵护患儿安全……在科室主任姚国的带领下,新生儿科医护团队对小宝宝进行了精心的救治。对于“极低出生体重儿”来说,精细化、科学化的护理尤为重要,因此,在配合临床医师做好工作的同时,新生儿科护理组制定了周密的照护计划,从低体温、管道、喂养、细节管理以及发展性照顾等方面着手,为小宝宝提供无微不至的照料。经过30多天的科学救治和精心护理,小宝宝顺利渡过了呼吸关、感染关、营养关等一个个难关,体重也超过了2公斤!
“孩子在监护室治疗期间,护士隔几天就给我发照片,让我能及时了解孩子情况。得知孩子逐渐恢复健康,我悬着的心也慢慢放下了。”王女士表示,由于长时间不能见面,她和家人时刻牵挂着孩子,当得知新生儿科开设家庭陪伴式病房这一信息后,她主动联系了医护人员。“护士告诉我能进入家化病房陪伴孩子的那一刻,我心里非常激动,就盼着那一天早点到来。”王女士说。
王女士进入新生儿科家化病房,终于见到了阔别已久的孩子。“早产儿不同于足月儿,对照顾者的要求更高,来到这里,我可以24小时陪伴在孩子身旁,也能向护士学习防窒息、防呛奶及居家护理等技能,安心又踏实。”在王女士看来,新生儿科家化病房既打造了一个“母婴不分离”的暖心平台,也提拱了一个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机会。
做法:陪伴+培训,新生儿安全有保障
作为全市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泰安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在危重新生儿救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在全省享有较高知名度。在做好患儿救治工作的同时,新生儿科不断探索工作模式,通过流程再造推动科室高质量发展。家化病房就是新生儿科创新服务模式的产物。
“在家化病房,父母能够参与新生儿的医疗照护,既可以避免因分离造成的紧张和焦虑,也可以让父母学习照护技能,对新生儿的康复、出院后的持续照顾以及家庭关系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泰安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姚国表示,从去年开始,新生儿科就在临床实践中探索并总结经验,制定了完善的规章制度,抽调经验高年资医护人员组成服务小队,并对医护人员进行了培训。
泰安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家化病房在设计理念上注重温馨有爱的家庭氛围,客厅、母婴休息室、独立卫生间布局合理,冰箱、微波炉等生活配套设施一应俱全;除此之外,病房内还配备了暖箱、心电监护仪等设施,为新生儿安全保驾护航。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为提高早产儿父母的照护本领,家化病房医护人员还对早产儿父母进行专业的照护培训,内容包括早产儿基础护理、异常情况早期识别、紧急情况下的简单处置等。“临床实践证明,通过加强培训,能够显着降低早产儿出院后的再入院率,使早产儿在“追赶生长”阶段不掉队,保障早产儿健康成长。”褚忠霞表示,早产儿出院前,医护人员会对父母进行“考核”,以检查早产儿儿父母的学习效果,真正实现“科学喂养,健康成长”的目的。
据介绍,新生儿科家化病房收治对象为生命体征平稳的新生儿,具体包括:由于喂养困难不能出院,需要指导家长进行喂养或鼻饲的早产儿;病情稳定的肺炎、黄疸新生儿;需要进行出院准备的早产儿(父母不能胜任对新生儿的照护或对照护有恐惧心理,需要接受培训)等。
“新生儿代表了希望,我们将全力守护这份希望,让每一个小天使都能健康快乐成长”姚国说。
有爱,有未来,值此2022年世界早产儿日到来之际,我们新生儿科全体医护人员呼吁全社会关爱早产儿及其家庭,提高早产儿生命质量,促进母婴健康。
记者/张伟 通讯员/褚忠霞 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