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泰安市第四次经济普查公报
        信息来源:泰安市统计局 发布日期:2020.03.04 访问量:

         泰安市统计局

        泰安市第四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按照《泰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四次全市经济普查的通知》(泰政发〔2018〕6号)要求,泰安市进行了第四次经济普查。本次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18年12月31日,普查的时期资料为2018年度,普查对象是泰安市辖区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通过这次普查,既摸清了我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布局和效益,了解了我市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技术、产业形态的现状以及各生产要素的构成,也掌握了全部法人单位资产负债状况和新兴产业发展情况,进一步查实了各类单位的基本情况和主要产品产量、服务活动,全面准确反映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动能培育壮大、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的新进展。

        普查结果显示,2018年末,全市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65349个,与2013年第三次经济普查相比,增长50.7%;产业活动单位74518个,增长42.3%;从业人员109.1万人;个体经营户325800个。

         

        第一部分    单位基本情况

         

        根据全市第四次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市单位的基本情况、从业人员、资产负债状况和营业收入公布如下:

        一、单位基本情况

        2018年末,全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65349个,比2013年末(2013年是全市第三次经济普查年份,下同)增加21987个,增长50.7%;产业活动单位74518个,增加22155个,增长42.3%;个体经营户325800个(详见表1-1)。

        1-1 单位数与个体经营户数

        单位数(个)

        比重(%

        一、法人单位

        65349

        100.0

            企业法人

        50773   

        77.7

            机关、事业法人

        3388

        5.2

            社会团体

        1296

        2.0

        其他法人

        9822

        15.0

        二、产业活动单位

        74518

        100.0

        第二产业

        15415

        20.7

        第三产业

        59103

        79.3

        三、个体经营户

        325800

        100.0

        第二产业

        41841

        12.8

        第三产业

        283959

        87.2

        2018年末,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19401个,占29.7%;制造业9819个,占15.0%;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6894个,占10.5%。在个体经营户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166243个,占51.0%;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28573个,占8.8%;制造业26213个,占8.0%(详见表1-2)。

        1-2 按行业门类分组的法人单位与个体经营户

        法人单位

        个体经营户

        数量(个)

        比重(%)

        数量(个)

        比重(%)

        合 计

        65349

        100.0

        325800

        100.0

        采矿业

        170

        0.3

        50

        制造业

        9819

        15.0

        26213

        8.0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92

        0.4

        240

        0.1

        建筑业

        4692

        7.2

        16273

        5.0

        批发和零售业

        19401

        29.7

        166243

        51.0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473

        2.3

        18946

        5.8

        住宿和餐饮业

        954

        1.5

        23776

        7.3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398

        2.1

        802

        0.2

        金融业

        192

        0.3

        0 

        0.0

        房地产业

        2126

        3.3

        19076

        5.9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5500

        8.4

        9963

        3.1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3515

        5.4

        773

        0.2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496

        0.8

        67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1087

        1.7

        28573

        8.8

        教育

        2268

        3.5

        1691

        0.5

        卫生和社会工作

        988

        1.5

        2465

        0.8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621

        2.5

        805

        0.2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6894

        10.5

        - 

        -

          注:表中合计数含从事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和兼营第二、三产业活动的农、林、牧、渔业法人单位与个体经营户。

        2018年末,全市共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企业法人单位50773个,比2013年末增加19021个,增长59.9%。其中,内资企业占99.6%,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0.1%,外商投资企业占0.3%。内资企业中,国有企业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0.3%,私营企业占88.5%(详见表1-3)。

        1-3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企业法人单位

        单位数(个)

        比重(%

        合 计

        50773

        100.0

        内资企业

        50591

        99.6

         国有企业

        170

        0.3

         集体企业

        369

        0.7

         股份合作企业

        25

         联营企业

        15

         有限责任公司

        4439

        8.7

         股份有限公司

        620

        1.2

         私营企业

        44942

        88.5

         其他企业

        11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55

        0.1

        外商投资企业

        127

        0.3

        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109.1万人,其中女性从业人员37.0万人,占从业人员的33.9%。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为61.2万人,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为48.0万人。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58.3万人,其中女性从业人员27.7万人,占从业人员的47.5%。

        在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制造业28.1万人,占25.7%;建筑业27.3万人,占25.0%;批发和零售业9.8万人,占8.9%(详见表1-4)。在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27.8万人,占47.7%;制造业5.8万人,占9.9%;住宿和餐饮业5.5万人,占9.5%。

        1-4 按行业门类分组的法人单位从业人员

        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人)

        其中:女性

        合 计

        1091371

        370046

        采矿业

        49462

        7477

        制造业

        280800

        111553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10563

        3371

        建筑业

        272688

        29698

        批发和零售业

        97560

        46407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2771

        6169

        住宿和餐饮业

        14198

        8331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3312

        5270

        金融业

        15584

        6730

        房地产业

        36593

        18300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32300

        11349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3140

        7083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9579

        4128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11904

        7893

        教育

        67464

        37727

        卫生和社会工作

        40114

        26223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8757

        4313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75504

        23988

          注:表中合计数含从事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的法人单位从业人员。

        三、资产负债状况和营业收入

        2018年末,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1886.1亿元。其中,第二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占比为43.4%,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占比为56.6%。法人单位负债合计7562.2亿元。其中,第二产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占比为43.6%,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占比为56.4%。

        2018年,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实现营业收入5503.1亿元。其中,第二产业营业收入占比为58.2%,第三产业营业收入占比为41.8%(详见表1-5)。

        1-5 按行业门类分组的单位资产负债状况和营业收入

        法人单位

        资产总计

        (亿元)

        法人单位

        负债合计

        (亿元)

        企业法人单位

        营业收入

        (亿元)

        合 计

        11886.1

        7562.2

        5503.1

        采矿业

        878.1

        668.7

        227.9

        制造业

        2796.0

        1658.5

        2004.9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371.6

        256.3

        121.0

        建筑业

        1123.8

        721.0

        857.2

        批发和零售业

        780.6

        578.0

        1571.9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73.8

        127.2

        77.9

        住宿和餐饮业

        42.8

        37.8

        19.5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27.5

        70.4

        72.8

        金融业

        276.0

        98.3

        8.2

        房地产业

        2156.3

        1817.4

        259.1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400.5

        728.1

        61.6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183.2

        87.5

        54.8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59.4

        108.4

        127.3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11.4

        8.2

        7.5

        教育

        282.4

        96.8

        5.1

        卫生和社会工作

        168.6

        76.4

        12.7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76.5

        54.8

        7.7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852.9

        362.9

        -

        注:表中合计数含从事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的单位数据。表中企业法人单位,包括机构类型为企业的法人单位,以及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事业法人单位、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和基金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除宗教活动场所以外的机构类型为其他组织机构的法人单位。金融业企业法人单位汇总范围仅包括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监管范围之外从事金融行业的单位。

         

        第二部分    第二产业基本情况

         

        根据全市第四次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市工业和建筑业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工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市共有工业企业法人单位10277个,比2013年末增长18.3%;从业人员340351人。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10164个,占98.9%;港、澳、台商投资企业31个,占0.3%;外商投资企业82个,占0.8%。内资企业中,国有企业23个,占全部企业的0.2%;集体企业92个,占0.9%;私营企业8804个,占85.7%。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5.2%,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1.4%,外商投资企业占3.4%。内资企业中,国有企业占全部企业的0.7%,集体企业占0.3%,私营企业占49.9%(详见表2-1)。

        2-1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从业人员

        (人)

        合 计

        10277

        340351

        内资企业

        10164

        324107

          国有企业

        23

        2445

          集体企业

        92

        1072

          股份合作企业

        7

        74

          联营企业

        1

        ***

          有限责任公司

        1065

        135572

          股份有限公司

        140

        14774

          私营企业

        8804

        169897

          其他企业

        32

        273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31

        4818

        外商投资企业

        82

        11426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采矿业170个,制造业9819个,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288个,分别占1.7%95.5%2.8%。在工业行业大类中,通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数位居前三位,分别占17.2%10.3%9.4%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采矿业占14.5%,制造业占82.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占3.1%。在工业行业大类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从业人员数位居前三位,分别占13.9%、9.0%和8.0%(详见表2-2)。

        2-2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从业人员

        (人)

        合 计

        10277

        340351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51

        47343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1

        ***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11

        199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2

        5

              非金属矿采选业

        97

        1757

              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4

        32

              其他采矿业

        4

        126

              农副食品加工业

        486

        19780

              食品制造业

        266

        5798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192

        3784

              纺织业

        353

        16453

              纺织服装、服饰业

        525

        22415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57

        1167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253

        2895

              家具制造业

        114

        1165

              造纸和纸制品业

        156

        5747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213

        4525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174

        2755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58

        2708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498

        20559

              医药制造业

        103

        6908

              化学纤维制造业

        32

        275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414

        11105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059

        30464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59

        8033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94

        1983

              金属制品业

        633

        14787

              通用设备制造业

        1772

        27384

              专用设备制造业

        962

        19828

              汽车制造业

        189

        13393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8

        698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537

        26597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66

        3101

              仪器仪表制造业

        150

        3480

              其他制造业

        99

        686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44

        235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133

        1664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184

        6524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38

        1674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66

        2319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4044.5亿元,负债合计2583.0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353.8亿元(详见表2-3)。

        2-3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亿元)

        负债合计

        (亿元)

        营业收入

        (亿元)

        合 计

        4044.5

        2583.0

        2353.8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859.5

        661.2

        220.3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

        ***

        ***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0.8

        0.6

        0.4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0.1

        非金属矿采选业

        17.5

        6.8

        7.0

        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0.1

        0.1

        0.1

        其他采矿业

        0.1

        0.1

        农副食品加工业

        123.6

        92.2

        113.6

        食品制造业

        69.5

        29.3

        54.2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29.2

        17.2

        15.3

        纺织业

        103.5

        71.9

        86.6

        纺织服装、服饰业

        45.2

        27.2

        44.9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3.0

        1.6

        4.5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19.1

        12.9

        11.9

        家具制造业

        6.4

        3.5

        2.2

        造纸和纸制品业

        55.0

        28.1

        50.7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24.5

        13.8

        17.7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5.6

        4.3

        5.8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41.7

        24.8

        39.5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305.8

        212.5

        210.0

        医药制造业

        77.7

        28.0

        50.1

        化学纤维制造业

        1.3

        0.9

        1.5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61.3

        37.9

        46.8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416.6

        237.0

        214.8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22.0

        71.1

        315.1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13.0

        9.6

        21.7

        金属制品业

        99.8

        66.9

        73.0

        通用设备制造业

        219.2

        120.3

        124.5

        专用设备制造业

        270.3

        178.2

        103.6

        汽车制造业

        83.9

        53.4

        72.2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4.4

        3.3

        2.4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426.8

        282.0

        283.9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7.7

        9.4

        10.8

        仪器仪表制造业

        37.2

        12.2

        17.3

        其他制造业

        2.1

        1.0

        1.6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2.1

        1.7

        1.6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8.3

        6.3

        7.2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300.1

        210.0

        92.1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40.0

        25.3

        23.5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30.3

        20.6

        5.4

        (三)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表2-4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原煤

        万吨

        1393.2

        洗精煤

        万吨

        577.3

        原盐

        万吨

        119.1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107.2

        精制食用植物油

        万吨

        2.9

        饮料酒

        万千升

        9.9

        万吨

        15.4

        亿米

        0.4

        毛机织物(呢绒)

        万米

        1252.4

        服装

        万件

        6891.9

        机制纸及纸板

        万吨

        52.5

        焦炭

        万吨

        211.5

        硫酸(折100%)

        万吨

        9.2

        烧碱(折100%)

        万吨

        9.7

        合成氨

        万吨

        131.6

        化肥(折纯100%)

        万吨

        100.7

        化学农药原药(折100%)

        万吨

        1.8

        橡胶轮胎外胎

        万条

        988.8

        塑料制品

        万吨

        15.3

        水    泥

        万吨

        643.0

        玻璃包装容器

        万吨

        51.2

        粗钢

        万吨

        374.5

        金属切削工具

        万件

        0.9

        起重机

        万吨

        11.1

        矿山专用设备

        万吨

        14.6

        变 压 器

        万千伏安

        2450.3

        电力电缆

        万千米

        23.3

        玻璃纤维纱

        万吨

        67.4

        二、建筑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市共有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4692个,比2013年末增长231.1%;从业人员272688人。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4691个。其中,国有企业占内资企业的0.4%,集体企业占1.3%,私营企业占89.6%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272612人。其中,国有企业占内资企业的2.5%,集体企业占9.1%,私营企业占53.0%(详见表2-5)。

        2-5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个)

        从业人员(人)

        合 计

                 4692                       

        272688

         内资企业

        4691

        272612

            国有企业

        19

        6722

            集体企业

        60

        24675

            股份合作企业

        0

        0

            联营企业

        1

        ***

            有限责任公司

        350

        82325

            股份有限公司

        57

        13182

            私营企业

        4201

        144545

            其他内资企业

        3

        714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0

        0

         外商投资企业

        1

        ***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房屋建筑业占25.4%,土木工程建筑业占20.5%,建筑安装业占20.2%,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占33.9%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房屋建筑业占53.9%,土木工程建筑业占10.5%,建筑安装业占31.6%,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占4.0%(详见表2-6)。

         

        2-6 按行业分组的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个)

        从业人员(人)

        合 计

        4692

        272688

          房屋建筑业

        1193

        147001

          土木工程建筑业

        961

        28755

          建筑安装业

        946

        86160

          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

        1592

        10772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116.7亿元,比2013年末增长129.5%。负债合计717.0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57.2亿元(详见表2-7)。

        2-7 按行业分组的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亿元)

        负债合计(亿元)

        营业收入(亿元)

        合 计

        1116.7

        717.0

        857.2

         房屋建筑业

        316.3

        220.9

        358.8

          土木工程建筑业

        301.8

        170.5

        124.7

          建筑安装业

        462.4

        303.6

        341.3

          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

        36.2

        22.1

        32.4

         

        第三部分    第三产业基本情况

         

             根据全市第四次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市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批发和零售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市共有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19401个,比2013年末增长52.6%;从业人员97560人。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批发业占51.4%,零售业占48.6%。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批发业占46.9%,零售业占53.1%(详见表3-1)。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9.9%,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0.05%,外商投资企业占0.08%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8.7%,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0.4%,外商投资企业占0.9%(详见表3-2)。

        3-1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个)

        从业人员(人)

        合    计

        19401

        97560

        批发业

        9981

        45783

         农、林、牧、渔产品批发

        1096      

        4805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

        1415

        7229

         纺织、服装及家庭用品批发

        549

        2941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

        251

        681

         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

        345

        2101

         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

        4128

        19016

         机械设备、五金产品及电子产品批发

        1527

        6437

         贸易经纪与代理

        157

        447

         其他批发业

        513

        2126

        零售业

        9420

        51777

         综合零售

        1533

        17318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专门零售

        1071

        3666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专门零售

        609

        2563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专门零售

        515

        1962

         医药及医疗器材专门零售

        1171

        5817

         汽车、摩托车、零配件和燃料及其他动力销售

        1005

        9065

         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

        754

        3446

         五金、家具及室内装饰材料专门零售

        1402

        4073

         货摊、无店铺及其他零售业

        1360

        3867

         

        3-2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个)

        从业人员(人)

        合 计

        19401

        97560

        内资企业

        19377

        96260

         国有企业

        27

        794

         集体企业

        94

        1006

         股份合作企业

        11

        35

         联营企业

        5

        15

         有限责任公司

        1202

        19435

         股份有限公司

        159

        2151

         私营企业

        16710

        69377

         其他企业

        1169

        3447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9

        397

        外商投资企业

        15

        903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780.6亿元,其中,批发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542.8亿元,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37.8亿元;负债合计578.0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571.9亿元(详见表3-3)。

        3-3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亿元)

        负债合计

        (亿元)

        营业收入

        (亿元)

        合 计

        780.6

        578.0

        1571.9

        批发业

        542.8

        433.4

        1267.9

         农、林、牧、渔产品批发

        54.5

        29.4

        84.5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

        42.6

        21.2

        69.4

         纺织、服装及家庭用品批发

        27.0

        24.6

        27.7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

        2.6

        0.7

        3.6

         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

        31.3

        22.8

        33.9

         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

        276.5

        245.1

        902.0

         机械设备、五金产品及电子产品批发

        97.0

        81.6

        132.6

         贸易经纪与代理

        2.8

        2.1

        3.2

         其他批发业

        8.9

        5.8

        10.9

        零售业

        237.8

        144.6

        304.0

         综合零售

        58.3

        36.1

        57.1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专门零售

        12.4

        5.2

        17.1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专门零售

        6.3

        3.8

        7.5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专门零售

        4.4

        2.3

        10.8

         医药及医疗器材专门零售

        11.5

        6.0

        16.0

         汽车、摩托车、零配件和燃料及其他动力销售

        88.2

        61.4

        143.4

         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

        19.7

        7.2

        21.7

         五金、家具及室内装饰材料专门零售

        19.5

        14.6

        17.8

         货摊、无店铺及其他零售业

        17.6

        7.9

        12.6

        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市共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1462个,比2013年末增长63.0%;从业人员22416人(详见表3-4)。

        3-4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从业人员

        (人)

        合 计

        1462

        22416

         铁路运输业

        0

         道路运输业

        1168

        18211

         水上运输业

        16

        94

         航空运输业

        2

        0

         管道运输业

        2

        0

         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

        68

        228

         装卸搬运和仓储业

        160

        1686

         邮政业

        46

        2197

        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9.8%,外商投资企业占0.2%

        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9.8%,外商投资企业占0.2%(详见表3-5)。

        3-5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个)

        从业人员(人)

        合 计

        1462

        22416

        内资企业

        1459

        22360

           国有企业

        12

        4663

           集体企业

        16

        367

           股份合作企业

        0

        0

           联营企业

        1

        ***

           有限责任公司

        138

        6785

           股份有限公司

        17

        297

           私营企业

        1274

        10216

           其他企业

        1

        ***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0

        0

        外商投资企业

        3

        56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68.3亿元,比2013年末增长46.4%。负债合计126.1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7.9亿元(详见表3-6)。

        表3-6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亿元)

        负债合计

        (亿元)

        营业收入

        (亿元)

        合 计

        168.3

        126.1

        77.9

         铁路运输业

        0.0

        0.0

        0.0

         道路运输业

        140.9

        103.8

        64.3

         水上运输业

        0.5

        0.1

        0.1

         航空运输业

        0.0

        0.0

        0.0

         管道运输业

        0.0

        0.0

        0.0

         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

        2.1

        1.7

        0.5

         装卸搬运和仓储业

        22.3

        18.7

        6.0

         邮政业

        2.5

        1.8

        6.9

        三、住宿和餐饮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市共有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953个,比2013年末增长3.3%;从业人员13942人。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住宿业占30.2%,餐饮业占69.8%。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住宿业占44.0%,餐饮业占56.0%(详见表3-7)。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9.9%,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0.1%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9.9%,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0.1%(详见表3-8)。

        3-7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从业人员

        (人)

        合 计

        953

        13942

        住宿业

        288

        6131

          旅游饭店

        120

        3849

          一般旅馆

        152

        2217

            民宿服务

        1

        ***

            露营地服务

        1

        ***

          其他住宿业

        14

        65

        餐饮业

        665

        7811

          正餐服务

        576

        7332

          快餐服务

        59

        401

          饮料及冷饮服务

        2

        5

            餐饮配送及外卖送餐服务

        3

        13

          其他餐饮业

        25

        60

         

         

         

        3-8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从业人员

        (人)

        合 计

        953

        13942

        内资企业

        952

        13889

         国有企业

        16

        1110

         集体企业

        6

        117

         股份合作企业

        1

        ***

         联营企业

        0

        0

         有限责任公司

        102

        3701

         股份有限公司

        10

        67

         私营企业

        814

        8886

         其他企业

        3

        6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1

        ***

        外商投资企业

        0

        0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42.5亿元,其中,住宿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0.3亿元,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2.2亿元;负债合计37.7亿元;全年实现年营业收入19.5亿元(详见表3-9)。

        3-9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亿元)

        负债合计

        (亿元)

        营业收入

        (亿元)

        合 计

        42.5

        37.7

        19.5

        住宿业

        20.3

        17.6

        8.9

          旅游饭店

        16.5

        14.8

        5.4

          一般旅馆

        3.8

        2.7

        3.4

            民宿服务

        0.0

        0.0

        0.0

            露营地服务

        0.0

        0.0

        0.0

          其他住宿业

        0.1

        0.1

        餐饮业

        22.2

        20.1

        10.6

          正餐服务

        21.9

        20.0

        10.2

          快餐服务

        0.3

        0.1

        0.3

          饮料及冷饮服务

        0.0

        0.0

        0.0

            餐饮配送及外卖送餐服务

           其他餐饮业

        四、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市共有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1358个,比2013年末增长310.0%,从业人员13132人(详见表3-10)。

        3-10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从业人员

        (人)

        合 计

        1358

        13132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

        36

        2519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

        217

        721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105

        9892

        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9.8%,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0.1%,外商投资企业占0.1%

        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88.2%(详见表3-11)。

        表3-11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个)

        从业人员(人)

        合 计

        1358

        13132

        内资企业

        1355

        11583

          国有企业

        1

        ***

          集体企业

        0

        0

          股份合作企业

        0

        0

          联营企业

        0

        0

          有限责任公司

        126

        1471

          股份有限公司

        19

        2685

          私营企业

        1206

        7424

          其他企业

        3

        0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1

        ***

        外商投资企业

        2

        1121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27.1亿元,比2013年末增长73.7%。负债合计70.3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2.8亿元(详见表3-12)。

        表3-12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亿元)

        负债合计

        (亿元)

        营业收入

        (亿元)

        合 计

        127.1

        70.3

        72.8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

        40.0

        26.2

        28.5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

        8.0

        1.2

        1.3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79.1

        42.9

        43.1

        五、房地产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市共有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2091个,比2013年末增长97.6%。其中,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646个,物业管理企业846个,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502个,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60.7%、103.4%185.2%

        2018年末,全市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从业人员为36368人。其中,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10752人,物业管理企业22639人,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2133人(详见表3-13)。

        3-13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个)

        从业人员(人)

        合 计

        2091

        36368

         房地产开发经营

                              646

        10752

         物业管理

        846

        22639

         房地产中介服务

        502

        2133

        房地产租赁经营

        85

        810

         其他房地产业

        12

        34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全市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资产总计为2154.4亿元,比2013年末增长187.7%。其中,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2093.5亿元,物业管理企业18.0亿元,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8.5亿元;负债合计1816.8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59.1亿元(详见表3-14)。

        3-14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亿元)

        负债合计

        (亿元)

        营业收入

        (亿元)

        合 计

        2154.4

        1816.8

        259.1

         房地产开发经营

        2093.5

        1776.4

        243.6

         物业管理

        18.0

        18.1

        11.2

         房地产中介服务

        8.5

        3.5

        1.8

         房地产租赁经营

        29.0

        14.9

        2.3

         其他房地产业

        5.3

        3.9

        0.1

        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市共有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5304个,比2013年末增长122.5%;从业人员31997人。

        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租赁业占11.3%,商务服务业占88.7%。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租赁业占7.4%,商务服务业占92.6%(详见表3-15)。

        3-15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个)

        从业人员(人)

        合 计

        5304

        31997

         租赁业

        601

        2380

         商务服务业

        4703

        29617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详见表3-16。

        3-16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个)

        从业人员(人)

        合 计

        5304

        31997

        内资企业

        5302

        31994

          国有企业

        24

        347

           集体企业

        197

        826

           股份合作企业

        7

        71

           联营企业

        6

        26

           有限责任公司

        423

        5461

           股份有限公司

        44

        999

           私营企业

        4084

        22647

           其他企业

        517

        1617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0

        0

        外商投资企业

        2

        3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391.1亿元,比2013年末增长674.4%。其中,租赁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2.1亿元,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379.1亿元。负债合计725.7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1.6亿元(详见表3-17)。

        表3-17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亿元)

        负债合计

        (亿元)

        营业收入

        (亿元)

        合 计

        1391.1

        725.7

        61.6

         租赁业

        12.1

        4.6

        5.1

         商务服务业

        1379.1

        721.1

        56.5

        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市共有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3306个,比2013年末增长100.9%;从业人员20371人(详见表3-18)。

        3-18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个)

        从业人员(人)

        合 计

        3306

        20371

         研究和试验发展

        389

        1526

         专业技术服务业

        1175

        12061

         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

        1742

        6784

        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9.7%,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0.1%,外商投资企业占0.2%

        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9.9%,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0.0%,外商投资企业占0.1%(详见表3-19)。

        3-19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个)

        从业人员(人)

        合 计

        3306

        20371

        内资企业

        3296

        20343

           国有企业

        20

        373

           集体企业

        14

        44

           股份合作企业

        2

        16

           联营企业

        3

        19

           有限责任公司

        261

        3273

           股份有限公司

        30

        271

           私营企业

        2546

        14866

           其他企业

        420

        1481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2

        5

        外商投资企业

        8

        23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64.7亿元,比2013年末增长101.7%。负债合计83.4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4.8亿元(详见表3-20)。

        表3-20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亿元)

        负债合计

        (亿元)

        营业收入

        (亿元)

        合 计

        164.7

        83.4

        54.8

         研究和试验发展

        15.1

        8.3

        4.8

         专业技术服务业

        57.5

        43.8

        25.5

         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

        92.1

        31.4

        24.5

        八、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市共有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法人单位494个,比2013年末增长66.9%,从业人员9579人。其中,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68个,比2013年末下降66.9%,从业人员3167人。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27.3亿元,比2013年末增长328.7%。负债合计98.7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9亿元。

        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年末资产32.1亿元,比2013年增长739.3%。本年支出(费用)合计5.4亿元。

        九、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市共有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1042个,比2013年末增长53.5%,从业人员11764人(详见表3-21)。

        3-21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个)

        从业人员(人)

        合 计

        1042

        11764

         居民服务业

        405

        1771

         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

        411

        1896

         其他服务业

        226

        8097

        在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9.9%,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0.1%

        在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9.9%(详见表3-22)。

        3-22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个)

        从业人员(人)

        合 计

        1042

        11764

        内资企业

        1041

        11748

           国有企业

        3

        22

           集体企业

        9

        63

           股份合作企业

        1

        ***

           联营企业

        0

        0

           有限责任公司

        71

        5843

           股份有限公司

        13

        76

           私营企业

        906

        5703

           其他企业

        38

        36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1

        ***

        外商投资企业

        0

        0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0.8亿元;负债合计7.8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5亿元(详见表3-23)。

        表3-23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亿元)

        负债合计

        (亿元)

        营业收入

        (亿元)

        合 计

        10.8

        7.8

        7.5

         居民服务业

        3.3

        2.2

        2.2

         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

        3.2

        3.1

        2.4

         其他服务业

        4.3

        2.4

        3.0

        十、教育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市共有教育法人单位2262个,比2013年末增长68.2%,从业人员67447人。其中,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1392个,比2013年末增长27.2%,从业人员61278人。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教育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30.7亿元,比2013年增长133.8%。负债合计50.3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1亿元。

        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年末资产251.7亿元,比2013年增长133.7%。本年支出(费用)合计104.2亿元。

        十一、卫生和社会工作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市共有卫生和社会工作法人单位980个,比2013年末增长66.4%,从业人员40100人。其中,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507个,从业人员34026人。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卫生和社会工作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7.7亿元;负债合计9.1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2.7亿元。

        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年末资产150.9亿元,比2013年增长122.5%。本年支出(费用)合计96.8亿元。

        十二、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市共有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法人单位1614个,比2013年末增长173.6%,从业人员8746人。其中,企业法人单位242个,比2013年末增长69.2%,从业人员2524人。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64.9亿元,比2013年增长108.1%。负债合计52.1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7亿元。

        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年末资产11.6亿元,比2013年增长127.7%。本年支出(费用)合计3.5亿元。

        十三、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18年末,全市共有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法人单位6872个,从业人员75492人。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的本年支出(费用)合计376.7亿元。

         

        第四部分    部分新兴产业基本情况

         

        根据全市第四次经济普查结果,现将部分新兴产业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8年末,全市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204个,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16.0%。其中,新材料产业51个,占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25.0%;生物产业43个,占21.1%;节能环保产业33个,占16.2%

        二、高技术制造业

        2018年末,全市共有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63个;占规模以上制造业的比重为5.3%,比2013年提高1.4个百分点。

        2018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R&D(全称研究与试验发展,以下简称R&D)经费支出4.6亿元,比2013年增长167.6%;占规模以上制造业的比重为7.2%,比2013年提高3.1个百分点;R&D经费与营业收入之比为5.3%,比规模以上制造业平均水平高1.9个百分点。

        2018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专利申请量212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74件,分别比2013年增长91.0%和89.7%;发明专利申请所占比重为34.9%,比规模以上制造业平均水平高5.8个百分点。

        三、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

        2018年,开展R&D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290个,比2013年增长104.2%,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22.7%。

        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8968人年。

        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R&D经费支出63.8亿元,比2013年增长15.0%;R&D经费与营业收入之比为3.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分行业R&D经费支出及R&D经费与营业收入之比详见表4-1。

        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专利申请量1391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405件,分别比2013年增长4.7%和5.2%;发明专利申请所占比重为29.1%,比2013年提高0.1个百分点。

        4-1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R&D经费支出及R&D经费与营业收入之比

        R&D经费支出

        (亿元)

        R&D经费与营业收入之比(%

        合 计

        63.8

        3.4

        采矿业

        2.5

        1.4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2.5

        1.4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0.0

        0.0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0.0

        0.0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0.0

        0.0

        非金属矿采选业

        0.0

        0.0

        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0.0

        0.0

        制造业

        61.2

        3.8

        农副食品加工业

        1.5

        1.5

        食品制造业

        0.6

        1.4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0.5

        3.6

        烟草制品业

        3.4

        4.6

        纺织业

        0.2

        0.5

        纺织服装、服饰业

        61.2

        3.8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0.0

        0.0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0.0

        0.0

        家具制造业

        2.5

        造纸和纸制品业

        1.2

        2.5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0.1

        0.9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0.1

        3.6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0.1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7.1

        3.7

        医药制造业

        3.0

        6.4

        化学纤维制造业

        0.0

        0.0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0.8

        2.3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5.9

        3.3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9.3

        4.0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0.4

        2.2

        金属制品业

        1.9

        3.8

        通用设备制造业

        3.9

        5.3

        专用设备制造业

        3.0

        4.8

        汽车制造业

        2.6

        4.0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0.0

        0.0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14.9

        5.9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0.6

        7.1

        仪器仪表制造业

        0.4

        3.1

        其他制造业

        0.0

        0.0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0.0

        0.0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0.0

        0.0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0.1

        0.2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0.1

        0.2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0.1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0.0

        0.0

        四、文化及相关产业

        2018年末,全市有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4985个,比2013年末增长95.0%;从业人员34781人;资产总计273.9亿元,比2013年末增长47.5%

        2018年末,全市有经营性文化产业法人单位4362个,比2013年末增长92.4%;从业人员30142人;资产总计245.6亿元,比2013年末增长40.5%;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6.5亿元。

        2018年末,全市有公益性文化事业(含社团)法人单位623个,比2013年末增长115.6%;从业人员4639人;资产总计28.3亿元,比2013年末增长159.2%;全年支出(费用)7.1亿元。

        注释:

        [1]三次产业的划分: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第三产业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以及农、林、牧、渔业中的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采矿业中的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中的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2]单位的划分:

        法人单位是指有权拥有资产、承担负债,并独立从事社会经济活动(或与其他单位进行交易)的组织。法人单位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负债和其他民事责任;

        (2)独立拥有和使用(或受权使用)资产,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

        (3)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等会计报表。

        法人单位包括企业法人、事业单位法人、机关法人、社会团体法人、其他法人等。

        产业活动单位是指位于一个地点,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的组织或组织的一部分。产业活动单位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

        (2)相对独立地组织生产活动或经营活动;

        (3)能提供收入或者支出等相关资料。

        [3]本公报中的企业法人单位,包括机构类型为企业的法人单位,以及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事业法人单位、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和基金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除宗教活动场所以外的机构类型为其他组织机构的法人单位。

        [4]本公报中的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不包括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事业法人单位、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和基金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除宗教活动场所以外的机构类型为其他组织机构的法人单位。

        [5]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的精神和国家统计局制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标准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相关服务业等9大领域。

        [6]规模以上工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7]高技术制造业:按照《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2017)》,高技术制造业是指国民经济行业中R&D投入强度相对高的制造业行业,包括:医药制造,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信息化学品制造等6大类。

        [8]研究与试验发展:是指为增加知识存量(也包括有关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以及设计已有知识的新应用而进行的创造性、系统性工作,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种类型。

        [9]文化及相关产业:根据《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文化及相关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范围包括:一是以文化为核心内容,为直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进行的创作、制造、传播、展示等文化产品(包括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具体包括新闻信息服务、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服务、文化传播渠道、文化投资运营和文化娱乐休闲服务等活动;二是为实现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所需的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文化装备生产和文化消费终端生产(包括制造和销售)等活动。

        [10]表中的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

        ...表示数据不足本表最小单位数;-表示无此项事实;***表示可能通过该项数据识别或推断单个调查对象身份的信息,故予以屏蔽。

         

        上一条
        下一条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