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一山一河,一轴两带,七片多点”我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步入新阶段

        2023-01-13 泰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浏览量:

        1月12日上午,我市举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题培训班。4位来自国内历史文化保护方面的权威专家,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历史风貌区保护与城市更新等内容进行专题授课。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勘察设计处处长刘涛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泰安市副市长唐传营同志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培训会上,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研究分院主任规划师王军以江西永新老城保护更新实践为例,结合城市更新和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要求,系统讲解老城更新的创新模式;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名城所所长施雨君结合实践案例,详细解读了历史建筑从普查认定到测绘建档,从科学保护到合理利用的制度建设和管理路径;南京历史城区保护建设集团董事长范宁,结合亲身经历,详细介绍了小西湖改造情况,探索出了一套老城保护的路径和方法;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分院院长鞠德东同志结合丰富的案例,从完整性视角、系统性视角、统筹性视角、综合性视角、全流程视角5个方面对相关政策进行了解读。各位专家的授课站位高、视野宽、内容丰富、案例广泛生动,为泰安市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提供非常好的经验,赢得在场阵阵掌声。

        巍巍泰山,悠悠汶河。近年来,我市不断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已构建起“一山一河,一轴两带,七片多点”的文化格局,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我市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12项、省级59项、市级489项,已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422处,还有历史文化街区1条,历史建筑79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7个,国家及省级传统村落24个。“历史味道”在这座城市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延续。

        目前,泰安在泰山文化的滋养下,已形成了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如何在前进的步伐中,留住历史痕迹、传承特色文化是每个城市发展无法避免的时代课题。市委、市政府将保护历史、传承文脉作为彰显城市特色、塑造城市品牌的重要抓手,坚持“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开发建设现代新区”的总体思路,突出以历史文化轴为中心的老城区保护和以南部、西部为重点的新城区开发建设。去年7月,住建部组织召开了专家技术审查会对新一轮《泰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进行了现场评审,对规划修改提出了指导意见。同年12月,市政府发布了第179号令《泰安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各级各部门名城保护责任,强化名城保护措施,为做好名城保护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看得见发展,望得到传承,历史文化传承是泰安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本次培训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重要性认识,继续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摆上重要日程,立足实际、积极探索,不断学习先进经验,在城乡建设中“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各类文化遗产,不断开创我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新局面。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