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财政局以减税降费实效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
2022年,泰安市财政局把减税降费摆在突出位置,强化部门联动,凝聚工作合力,会同有关部门扎实落实各项减税降费任务,助力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全年合计办理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88.4亿元,充分发挥了稳经济、稳市场主体、保就业作用。
协调联动,齐抓共管拧紧“一股绳”。优化营商环境是推进泰安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发达地区快速发展的重要经验。市财政局坚定不移地将优化营商作为“头号工程”,制定优化营商环境任务分工,明确考核重点、报送范围及要求,建立工作台账,实行一月一填报,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按时高效完成。同时,充分发挥减税降费领域牵头作用,制定《2022年度泰安市优化营商环境减税降费工作季度考核办法》,加强与税务、市场监管等9个责任部门的沟通协调,健全完善部门会商、纳税服务、资金保障等机制,特别是围绕增值税留抵退税这一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的“重头戏”,市财政局会同税务、人行等部门密切配合,积极行动,制定《泰安市留抵退税工作方案》,构建留抵退税协作工作机制,指导、督促县级财政部门建立相应工作机制,确保全市减税降费工作“一盘棋推进,一竿子到底”。
优化服务,打好减税降费“组合拳”。泰安市财政局积极会同各有关部门发挥职能作用,优化税费宣传服务,扩大政策知晓度,提升政策效能。一方面,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市财政局编印《泰安市减税降费政策和收费目录清单汇编》,推出收费清单二维码卡片,通过“我为企业办实事”等活动,送政策上门服务企业,帮助企业用足用好政策;市税务、退役军人、科技等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围绕政策宣传和辅导,采取定制化推送政策提醒、“鲁税通”纳税平台辅导、“政策指导员在线”网络直播平台、线上培训会等方式,向企业普及推广政策、引导用好政策。另一方面,推动政策落地生效。市财政局深入调研地方面临的实际困难和突出矛盾,准确评估政策实施效果,在此基础上,扎实开展数据测算分析,积极筹措资金保障退税需求,加快退税进度,以“真金白银”解企业燃眉之急。同时,强化政策监督,将涉企收费作为监管重点,推动税费政策同步落实,开展重点领域涉企收费专项检查,深入排查整治,着力降低市场主体不合理负担,维护企业权益。
多措并举,助力企业发展“加速度”。泰安市财政局牢固树立“大财政大金融”理念,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集聚政策、资金、资产等资源合力,集中支持工业经济做大做强。一方面,强化财政保障,市级拨付财政资金2亿元,支持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稳步实施,特别是支持技改升级,牵头制定“技改专项贷”贴息和担保补助政策,帮助14家企业贷款7.3亿元;鼓励企业上市,向21家企业拨付奖励资金5000万元。另一方面,加强财金合作,与北京洪泰、山东港口集团等资本方分别合作设立20亿元、10亿元的市场化基金,连同已设立的清泰基金,全年已完成投资7.1亿元,新引进项目8个,挖掘本土项目4个。积极引导国有金融资本向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倾斜,泰安银行制造业企业贷款、资产规模分别突破百亿元、千亿元大关;市财金集团帮助企业融资267.7亿元;市金控集团为523户企业及个人提供投融资服务192.1亿元。大力支持市属四大集团发展壮大,统筹整合并注入各类资金资产40.4亿元,支持发挥好“产业发展助推器”作用,进一步盘活了资源资产,激发了企业发展活力。